盛夏七月,萬木蔥蘢,「交互的未來」迎來第四季的熱烈綻放。7月10日,由中共深圳市羅湖區(qū)委、羅湖區(qū)人民政府指導,羅湖深港現代商貿業(yè)升級發(fā)展區(qū)指揮部、羅湖區(qū)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羅湖美術館、三一八藝術文化承辦的「交互的未來(第四季)——深港澳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在羅湖美術館開幕。該展覽將持續(xù)至8月4日。
「交互的未來(第四季)——深港澳青年藝術家作品展」自2024年2月22日面向深港澳青年藝術家發(fā)布徵稿公告,經過廣泛徵稿,組委會聘請專家評選,最終確定120餘位作者的作品入選「交互的未來(第四季)——深港澳青年藝術家作品展」。
本屆「交互的未來」第四季展覽繼續(xù)秉承「交互」這一核心理念,聚焦青年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旨在通過藝術作品的互動性、多樣性和思辨性,如同橋樑般加強深圳、香港、澳門乃至整個大灣區(qū)之間的文化藝術聯(lián)繫。展覽匯集了約130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形式多樣,包括繪畫、雕塑、裝置藝術和影像等,作品內容豐富多彩,既有深刻的內涵,又不乏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獨特的藝術風格。這些作品如同璀璨的星辰映照出深港澳青年藝術家們多元的視角、開放的思維和跨領域的創(chuàng)新實踐,成為大灣區(qū)文化融合與活力的生動體現。
本次展覽策展人、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xié)會會長陳俊宇認為,身處粵港澳大灣區(qū)的羅湖美術館今年舉辦「交互的未來(第四季)——深港澳青年藝術家作品展」,羅湖美術館這一項目長年的良好執(zhí)行,已成為中國當代青年藝術生態(tài)中的重要鋪陳者,羅湖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qū),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和鮮明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基因,在新時期它也將成為不斷挖掘與培育新興藝術家所持續(xù)維護的土壤。
羅湖美術館館長于延豐表示,本次展覽作為2024「羅湖深港文化月」系列活動之一,以多種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法呈現出深港澳青年藝術家和而不同的藝術取向,體現了深港澳山水相連、文脈相親、人文相近、同根同源的情感共鳴和交心交融。我們期望通過系列展覽,進一步展現羅湖的文化魅力,促進深港澳文化深度融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qū)美術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彰顯人文灣區(qū)拔節(jié)向上的蓬勃活力。(記者 陳彥潔)
展覽信息
展覽時間:2024年7月10日-8月4日
開幕時間:2024年7月10日(周三)下午3:30
展覽地點:羅湖美術館(深圳市羅湖區(qū)南極路6號)
展覽前言
「交互」的出現,呈現了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當下的一個狀態(tài)——多樣且跨專業(yè)的交叉特徵;同時,交互亦指涉溝通和互動,特別在互聯(lián)網和智能時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者、作品與觀者之間隨時發(fā)生雙向信息流動和互動,相互交織成一個高度異質、多元豐富的藝術生態(tài)網絡?;浉郯膮^(qū)域的青年藝術孕育在時代迅疾變遷之中,作品中所呈現的衝擊感也是必然,其所涉及的範圍面之廣遠遠超乎想像,我們不僅需要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還需要研究人與藝術、人文、環(huán)境、地域、系統(tǒng)等之間的關係,因此青年藝術也極具包容性地發(fā)展融合。鑑於此,身處粵港澳大灣區(qū)的羅湖美術館今年舉辦「交互的未來(第四季)——深港澳青年藝術家作品展」,羅湖美術館這一項目長年的良好執(zhí)行,已成為中國當代青年藝術生態(tài)中的重要鋪陳者,羅湖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qū),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和鮮明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基因,在新時期它也將成為不斷挖掘與培育新興藝術家所持續(xù)維護的土壤。
我細讀參展作品,觀感有三。其一,當今社會文化科技高度發(fā)達,青年文化的深度交互,使不同媒介、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界限逐步模糊,年輕的創(chuàng)作者們在人性、技能、科技的多維共創(chuàng)中,不斷突破視覺思維的邊界,呈現出藝術的新智性與新探索,張揚青年思維模式是美術家個人生命中的一種超越性力量。其二,深港澳青年藝術家一起致力於在學科、文化與媒介的合力和互鑒中開拓創(chuàng)新,他們從表現到情感、從技藝到文化、從日常生活到多維時空、親身體驗和未來世界,尋求突圍方向,青年藝術除了表現美,還是關注創(chuàng)新的源動力。如高山大澤、星辰大海、浩瀚壯闊,青年光景是一個藝術家一個美好的時節(jié),讓眼前世界煥發(fā)生機的力量。其三,青年藝術也是青年文化中極具獨特性、最為活躍的類型,表現出自我張揚與自我實現、不斷進行自我調整的探索矛盾的青春特色,尤其是青年美術群體在面對思潮變遷和時代轉型的對策及挑戰(zhàn)、其中思域的擴容、技藝的升級和趣味的表達提升,使當代青年文化價值中的發(fā)展意味更為突出,這無疑與這個時代發(fā)展相脗合。
「茍日新,日日新」,在此展中,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深港澳青年藝術們,有著更為廣闊的生成空間與命運更迭。面向未來,歷經時間的深度交融,其時主流藝術領域在時空轉換中交匯至深,新型的大灣區(qū)文化必然掘起,灣區(qū)環(huán)境中成長的一代新人,就是我們強調的一種大灣區(qū)語境下的本土藝術。
參展藝術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
卜 萱、白致源、陳冠鴻、陳 傑、陳清勇、陳漪莉、陳志明、陳重仰、陳淑娟、崔楚昕、鄧 浩、鄧俊峰、鄧靈康、范 真、房 穎、符明浩、高貫一、龔 雷、官宏滔、郝方圓、郝銳昌、何 佳、何啟如、何瑞儀、何沙沙、何姍姍、賀 榮、胡不為、胡婧璇、胡明曦、胡亞玲、黃米蘭、黃聞笳、黃羽翔、黃約翰、黃雲飛、黃巧嫻、江玉婷、姜丹丹、金俊傑、君子蘭、蒯連會、李 波、李 昌、李岱容、李 丹、李高梁、李旭彬、李雅麗、李 釗、梁 舒、廖丹瑀、廖 艷、林國成、劉姣姣、劉炯程、劉凱舒、劉其燕、劉仕雄、劉亞鵬、劉振文、盧紫韻、羅 威、麥華烽、毛文浩、蒙委權、夢 月、苗瀚文、龐 雲、彭晶晶、石開元、耍惹石主、宋為弄、孫汪洋、孫宇峰、塔 娜、湯韓清、汪國虎、汪國龍、王 波、王春然、王夢莎、王蓉芳、王志武、文 傑、吳登軍、吳佳恩、伍 汝、香荏聰、向國華、蕭芬琪、蕭博駿、謝世鴻、謝智源 、許潔娜、許 然、許熙恩、楊舒文、尹小龍、於 倩、於小魚、余孟桓、禹 飛、貟智力、葉鳴謙、曾 剛、曾 巍、曾昭陽、張世傑、張世君、張顯飛、張釗瀛、趙 紅、趙德詩、趙綺婷、趙頌宜、趙占霞、周 圓、朱賢芳、鄒愛軍